景观设计
专家学者齐聚泉城 探寻“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可持续江南体育发展之路
江南体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守住城市文化根脉。1月1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文化遗产研究专家、驻济高校教授齐聚济南,从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视角,探寻同一条路径——如何助推“济南泉·城文化景观”走向世界,并做好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活动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影响大、人数多,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亮点,一场场精彩的交流发言令人难忘。
“聚落景观不是一片野地,而应该是对人友好的江南体育,可接近的。”曾参与大明湖整体扩建工作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张杰在发言时表示,全世界有水有泉的城市不少,但是像济南这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江南体育,泉水和民居、地域文化结合紧密的城市却是独一无二的。
千百年来,济南依泉而生、因泉而兴,泉水是济南具有独特性的景观资源和城市标识。在泉水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不仅是济南独特地域生活传统和文化艺术追求的见证,也是我国水文化重要而极具特色的活态样本,更是这座城市走向世界的专属名片。
“济南的泉水应用是多样的,比如水产养殖、泉酒酿造,又如用于洗涤和饮用,‘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中的人和城之间,形成了基于泉水环境特点形成的丰富多样的生活、生产、运输利用模式。”交流过程中,张杰提出“人泉融合”这一概念江南体育,他认为应当将自然景观和人造的文化景观或者说历史城市景观结合在一起。
张杰还提出,要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泉水是济南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早在2005年,济南就萌生了“泉水申遗”的想法。2012年,根据申遗形势发展和国家相关部委、专家建议,济南市确定泉水申遗方向由“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转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类型。
“遗产并非独立个体,也不是某些个体要素简单的叠加,其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刘剑交流中提到,目前,济南由“泉水”申遗转为“泉城”申遗,正是因为济南城因泉而兴,趵突泉和黑虎泉的位置影响了古城的城门位置,河道对城市交通运输等方面也都产生影响,以文化景观申遗确实比较符合。
201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份有关标识系统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标识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则。作为参与制定的专家之一,刘剑表示,认识、理解遗产的过程离不开遗产的阐释与展示,济南也应顺势打造一套相应的解释标识系统,打造包括遗产综合展示、标识导览系统和线上阐释平台等一系列的遗产地的展示设施。
“遗产综合展示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播,也应运用趣味性的展示手段实现遗产地的标识导览设施依展示对象和内容进行分类细化,系统布局,以少胜多。”刘剑说,展示的内容应简明扼要,线上的信息则可因研究的深入而持续修订和扩展,待技术条件成熟,还可融入AR、VR等更富现代感和吸引力的展示方式,解决遗址现场没有空间展示的问题。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泉水作为济南独特的景观资源和城市标识,在泉水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济南泉·城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长期互动演进的结果,是一个大型聚落冷泉人工利用循环体系,它完整地保存了遗产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整体价值。
“创新对遗产的保护利用,关键还是要做好设计,根据遗产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对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项目遗产价值的展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姜波提出自己的看法。
发言过程中,姜波列举欧洲温泉古镇、伊朗·波斯花园和美国长木花园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泉水景观,结合大量现场照片、历史图片和生动的实地考察经历细致讲述了风貌特色江南体育、遗产价值以及遗址留给后人的文化记忆江南体育,并分享了作为申遗专家走进现场所感所想。
“‘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优势独到,十分贴合济南的特点,也将推动泉水文化传承。”姜波在发言中,肯定了“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在申遗过程中的优势,他表示,这是东方水文化重要而极具特色的活态样本,是中国乃至世界聚落泉水资源利用体系的独一类型,是践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所剩不多的“大型泉水文化聚落孤本”,更是济南走向世界的专属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