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天博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景观回眸与前瞻
天博自2014年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指明道路、方向与目标以来,中国电视艺术在十年间坚持以讲话精神和习文化思想为创作创新指引,在道路方向上坚定文化自信,品质规模上稳步提质扩容,题材类型上持续开拓创新,以“现象级”标志性的作品勇攀文艺高峰,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景观,并表现出关注时代、服务人民、融合创新等突出特点和发展亮点。十年来的发展成就、突出表现和创作路径,启示电视艺术工作者遵循讲话精神和创作经验轨迹,以更自觉的使命意识,用心用情、用功用力铸就中国电视艺术新辉煌。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4年第9期。
2014年10月15日,习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对文艺事业之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现状问题,以及中国文艺发展“如何为”,在道路、任务与方向目标上“往何处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客观总结、系统阐释与全面布局,成为此后文艺创作工作的思想方针与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电视艺术在历史发展新环境下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面向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正如讲话所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②因此,就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而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推动中国电视艺术高质量发展、对于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作出的观念引领、价值引领和方法引领,就显得更为关键。
电视艺术作为重要的传媒艺术形态,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一隅,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表达方式。自讲话发表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始终坚持以讲话精神为创作创新的重要遵循,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着力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类型样态描绘、讴歌和表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恢宏气象与前瞻趋势;着力抒写人民情感和时代形象;着力在融合创新趋势下表达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美学与艺术关系,并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艺术媒介中的传承创新为题旨;着力在作品中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道路与中国文化气质,不断丰富中国故事的内涵。十年的时间构筑了中国电视文艺多元化、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书写了新时代电视艺术的历史新篇。
得益于讲线年是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上迈向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能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电视艺术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等宣传文化思想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在行业发展层面上力求提升电视艺术的原创力、竞争力、影响力、引领力与传播力。在内容创作和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的表达上更为自主、自觉和自信。作品数量多,成规模,高质量,有创新,并以多种类型题材开拓,协同塑就多元化的中国故事表达,让众多具有高艺术成就、高市场价值和高话题度的“现象级”作品涌现,推动电视艺术迈向高峰。
习在讲话中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③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发掘和发扬创作创新的文化主体性,在电视艺术不同品类的内容生产传播、价值传递和艺术呈现中,以更饱满的姿态弘扬中国文化与价值理念,展示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风貌。体现创新发展的自主意识,立足于中国特色和本土文化语境与力量,成为这一阶段电视艺术发展的具体表现。
中国电视艺术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以守正创新精神,通过发扬文化主体性和内容原创性,影响和引领新时代文艺在内容形态、文化构成、审美品格和艺术表达上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发展之路。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电视曾经历以大量模仿、引进和复制国外电视节目经验和模式为突出表现的发展阶段,但一味模仿和“”,必然导致自身独立性、原创性和主体性的丧失,而拥有文化主体性,才能有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文化自信才具备根本依托。讲话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具有一致性的表现是一种革命的实践。⑤这意味着主体性的实现在于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掣肘,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和改造环境,并使环境适应人的需求,同时不断自我发掘、自我完善、自我认同和自我超越。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从习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以及其他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论述中寻找创作思路和方案,不断巩固自身文化主体性,强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高扬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所孕育和造就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力陈由中国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国电视艺术的创作景观和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和历史飞跃。
在电视节目领域,创作者一改过去机械复制和盲目追随国外模式的状况,着力开拓和提升节目创作的自主性、原创性和创新性。文化类本土原创节目赓续中华文脉并扎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广泛而深入地开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富矿,打造出了一批批具有艺术创新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思想引领价值和视听感染力,表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原创文艺精品,并在社会层面掀起了大范围关注“国潮”和“国风”的潮流与趋势,凝聚了更深远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文化记忆。电视动画片作为表现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助力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的生动表达。电视纪录片立足中国本土历史、现实情境与文化土壤,发挥为历史存真、为时代记录、让文化传承的“国家相册”功能和“时代影像志”功能,以纪录片的真实性表达和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需求。电视剧领域始终以现实主义精神为主导,构筑中国故事的主体性表达:十年间,以重大现实、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为代表的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成就喜人,成为推动中国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剧集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传递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也描绘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既书写革命历史中的伟人形象和英雄形象,也书写具有当下性的时代形象和人民形象,并在众多青年一代观众中引起强烈的精神共鸣和价值认同。
讲话中还特别强调了文艺对于促进中外交流的积极意义,以及交流互鉴之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重要性。恰如费孝通所言:“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⑥这意味着中国电视艺术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践,一方面要客观地认识、认同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与要义、目标与方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定位并调整自身,在历史的发展坐标中巩固自信心和主体性。十年来,电视艺术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着电视艺术的原创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电视也不再是亦步亦趋,以吸收外来为重要指向的“进口”模式,而是在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同时面向未来的观念和方法论中,凭借着众多有口皆碑的精品力作被其他文化所认可,打开国际传播的“出口”,并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输出中国价值。“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无疑是体现中国电视艺术十年成就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成为增强中国电视艺术工作者自信心、自豪感和引领力的巨大底气与发展动力,鼓舞创作者以更为自觉的主体性和中国性,更为自信和成熟的姿态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讲话中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⑦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市场的发展已然极具规模化,顺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进入新时代和新征程,电视艺术各种品类的创作在总体上也迈向了作品数量平稳增长、市场规模稳定扩大、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同时由高原向高峰攀登、从电视内容生产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新阶段。就其新动态来看,“我国已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生产大国,有节目制作经营机构5.6万家,电视剧年产量居世界首位,纪录片、动画片、文艺节目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⑧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表现反映出中国电视艺术在十年间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以及在世界电视艺术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但讲话发表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市场并未在数量上盲目扩张,而是将规模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呈现出稳中求进、以提升质量和优化产业规模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电视剧部数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更注重精品规划与价值引领;电视综艺节目也有类似表现,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语境的背景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则以螺旋上升趋势维持着较高的收视热度与口碑关注度;电视纪录片和动画片增长则较为平缓稳定,既记录时代,又满足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电视艺术在初步迈入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探索时,倾向于以扩张思维做大总量和扩大规模,不断拓展边界,尤其是电视剧领域的发展规模成就最为亮眼。早在进入新时代以前,中国电视剧就已创造了年产量、年播出量和观众数量世界第一的傲人成就,同时也创造了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的电视文化景观。面向新时代语境,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文艺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就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以及“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⑨等问题进行了反拨与回正,并强调“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⑩电视艺术在十年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从做大总量的发展模式转向做强作品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增量,以及在做优内容质量和产业质量上发力。十年来,在电视艺术的不同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的优质作品,同时以降本、提质、增效作为发展关键词,创作生产进入了理性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的发展阶段。尽管产量和规模有所压缩,但质量的提升和品质的升级也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尤其是在提倡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当下,中国电视艺术在技术创新运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先进生产资料和生产理念的配置下,对于驱动行业创新发展、做好优质内容又有了新的展望及表现。
讲话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⑪十年来,新时代文艺事业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走过了繁荣进步的黄金年代,也为中国电视艺术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行业的持续深化改革使创作更聚焦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内容产量通过“去粗取精”明显收缩。另一方面,中国电视艺术市场经历多年的规模化增长,也已初步具备可以分众、分层和分需的发展条件,而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影响着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和追求。这一阶段的电视剧、电视综艺和纪录片等各品类的内容样态开始充分依托观众对电视艺术不同类型、题材、形式与风格的多样化需求,在垂直细分领域显著表现出多元化、“井喷式”呈现的“扩张”特征,丰富着电视艺术的市场业态。其中既有对以往较为成熟的内容类型样态创作的延续,也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与融合的类型,以及全新原创的创作表达。同时,借助多元投资、多种所有制、多种生产方式竞争共存的局面所形成的电视艺术产业的多主体、多中心化趋势,也在立足本土优势、借鉴外来经验、创新内容生态、回应人民需求的合力下不断创新电视文艺的类型与模式,不断在本体建构层面开拓新视野、注入新活力,并创造了中国电视文艺多类型发展的格局。
中国电视艺术市场经过十年积累,在内容品类上已臻于完善、丰富和多元化,新业态也层出不穷。从电视剧来看,题材拓展、类型融合与协同发展成为显著方向,现实题材剧集成为创作重心,重大题材剧、年代剧、都市剧、悬疑剧、行业剧、古装剧、仙侠剧、科幻剧、乡村题材剧集、漫改剧等发展较快,并通过不同元素剧集内容的交相辉映,彼此杂糅,不断叠加创造出新的分类,创新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以“题材+”“类型+”为主导的多元复合表达方式。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型细分则更具多样性,文化类节目如晚会类、文博类、诗词类、书信类、戏曲曲艺类等节目表现突出,包括竞技类、音乐类、美食类、文旅类、演说类、亲子类、喜剧类以及一些剧集衍生综艺也都获得了较大的增长空间,并在新媒介、新理念、新形式的设计与融合下,实现了样态和品级的升级。在电视纪录片领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书写和传承中华文明,以深厚内涵诉说现实意义。重大主题类专题纪录片聚焦党和国家大事要事,观照时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弘扬主流价值观。此外,自然地理类、美食文化类,以及科技类、体育类、生态类、社会类等纪录片类型都从多维视角探索着记录时代、传承文化的使命。整体而言,电视艺术十年间在内容质量上的创新突破,类型题材上的多元开拓,以及作品丰富度的日益提升,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影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了电视艺术的关注度与美誉度。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⑫雷蒙·威廉斯曾表示,我们对于社会以往各阶段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那些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思想性作品和想象性作品。⑬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另一个突出景观,就在于具有标志性和标杆意义、在行业和社会中产生较大影响力、能代表一个阶段或时期电视艺术发展突出特点与成就的“现象级”精品力作越来越多。这些作品表现出突出的艺术成就、突出的市场价值和突出的话题效应,即在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收视率、市场占有率与回报率、公共舆论层面的讨论热度等方面均较为亮眼。“现象级”作品代表着电视作品在艺术与生产、思想与审美、行业发展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的较高水准,能够影响和引领一个时代的创作风气,树立作品的创作标准。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精品化程度,引领风尚和提高审美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创作引领意义的作品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中国电视艺术精品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在信息冗余、产能饱和的注意力分散时代,影视艺术的传播已经呈现出分众化、圈层化和碎片化趋势。但“现象级”作品的持续涌现依然不断发挥着“破圈”效应,在更广泛的公共领域引发大众关注。其中,以《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大江大河》等为代表的剧集将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相结合,在表现宏大主题时通过叙事视角的切换和语态的转换,既彰显正能量与大情怀,又兼顾观众的审美意趣和接受方式。《人世间》《狂飙》《漫长的季节》等现实题材剧集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和现实问题的关注也在社会层面引发大量关注。其他如《庆余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梦华录》《三体》等不同类型的剧集也因具备尚佳的质量、文学改编的原著国民度基础和期待视野、创作团队的大众认可度和流行度,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为剧集的风靡提供动力。在文化类节目爆款频出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诗画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系列文化节目等凭借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纪录片《航拍中国》系列、《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何以中国》等作品则充分发挥纪录片理解历史、洞察现实、记录时代的窗口功能,以高质量的内容影像和注重社会效益、传递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的创作思路,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整体而言,这些具有高艺术成就、高市场价值和高话题度的“现象级”作品,已然成为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成就的缩影,并代表着这一阶段电视艺术发展的经验、状态与趋势。中国电视艺术也将通过这些高峰作品不断引导电视艺术创作迈向新的高度。
习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⑭“文章合为时而著”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以贯之的创作观,中国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便有“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⑮等阐释。丹纳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⑯克罗齐关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表述实际上也意指历史作为活的编年史,必然要反映和面向时代的需要和实际。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作自觉承担着记录和表现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对时代的关注更为深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更加敏锐,对社会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回应更为积极和及时,致力于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从时代精神中挖掘叙事主题。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之路上,产生了丰富多元的故事和题材可供探索,也有开放包容的话语空间进行表达。尤其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基调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括反映时代主旋律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反腐倡廉、文化传承、和平发展等时代命题深刻地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下的任务目标和精神旨归,为电视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动力。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⑰电视艺术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和表现时代的多棱镜,既反映着中国革命历史、党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政治、经济、法治、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历程与成就,以及时代呼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旧邦新命”的文化使命,高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体性表达;也通过敏锐的视野捕捉,折射出社会与人民生活的现实状况。关注时代和反映人民也已成为电视艺术创作者的观念自觉和方法自觉,相关作品既受到主流观众与主流市场的青睐,也成为当下电视艺术市场繁荣景观生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而言,首先,创作者注重提高政治站位,创作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这一根本而永恒的时代精神的作品,比如《跨过鸭绿江》《理想照耀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山河岁月》等电视剧和纪录片在历史纵深中凸显国家意志。其次,创作者注重以创新奋进意识创作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和人民奋斗生活史诗的作品,如《人世间》《大江大河》《山海情》《在一起》等剧集和《人民的小康》《必由之路》《同心战“疫”》《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等纪录影像,立足现实描摹时代画卷,记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创新突破。再次,创作者还注重以问题意识直面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的作品,比如《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狂飙》等剧集聚焦和黑恶势力问题,并以问题的解决传递扬社会正气、树廉洁风气的信心和决心,传递法治社会和人民正义的价值伦理。
十年来,综艺节目也开始从以娱乐大众为主导的创作观念和节目制作模式,转向在节目中注入更多时代精神、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比如《种地吧》系列以纪实性方式“走出”综艺娱乐“秀”场,立足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实际,思考农业发展的方向与主体问题。《声生不息》系列以音乐为媒搭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借同根同源的家国之思唤起情感共鸣与集体记忆,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中国梦想秀》等节目着力展现拼搏奋进、敢闯敢干、追逐梦想的勇气。整体而言,在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政治自觉、时代自觉和文化自觉下,综艺节目回归其社会功能这一应有之义,也越来越成为普遍趋势。与此同时,以文化类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类型在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精神召唤下,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资源天博,从诗词、典籍、文物、书画、非遗等体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不同媒介与意象出发,在技术与艺术、思想与文化的合力作用下,推动传统文化将主流价值与时代色彩交融,将文化韵味与时尚风貌并举,不断夯实中华文化的精神根基天博。这些电视艺术作品和形象,共同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张扬着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思想,也深化着中国叙事的历史向度和时代视野。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向来是文艺创作中必须要准确把握的根本性和原则性的关系。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升到了历史新高度,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⑲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人民的诗》一文中曾说:“每个民族的诗都是人民意识的直接表现,因此,诗和人民生活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何以诗必须有人民性,何以一个民族的诗和一切其他民族的诗不同的缘故。”⑳文艺与人民始终互为表里,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价值立场,一方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内容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质作品为己任,并在创作中将作为历史“剧作者”的人民作为内容表现的“剧中人”,以人民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和艺术生命。另一方面则是从评价端着手,将人民作为文艺创作工作和作品的“剧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㉑只有抒发人民情感、体现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创作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广泛认同。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构成了文艺创作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始终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创作纲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㉒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因此电视艺术作品尤其是电视剧创作并不限于书写伟人形象和英雄形象,也致力于塑造、记录人民形象和时代形象。这些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创作,一是与人民同心,观照人民生活。诸如《正阳门下》《什刹海》《乔家的儿女》等反映人民大众生活史的剧集和《舌尖上的中国》《城市里的中国》《澳门二十年》等纪录片都通过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投以强烈关注。二是与社会并行,想人民之所想,挖掘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剧集《我在他乡挺好的》《小欢喜》《白色城堡》《都挺好》,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人间世》《高考》,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你好生活》等作品从各个维度聚焦工作天博、家庭、婚姻、教育、医疗、生活、成长等社会焦点,在直面问题与矛盾的同时,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态度积极面对社会生活的挑战。三是与主流同频,在表现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中彰显人民故事与时代精神。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聚焦脱贫攻坚主题,刻画了黄文秀这一为人民服务奉献的时代楷模形象;纪录片《相爱四十年》聚焦多位普通民众的情感故事,从个体视角展现国家和社会的变迁;纪实观察类节目《专精特新研究院》充分反映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的我们》展示消防员守护人民的奉献和付出。这些内容都以真心和真情,书写人民构筑的家国史诗。四是与文化共振。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精神底蕴与软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在《如果国宝会说话》《河西走廊》《美术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文化类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中多有体现,有效激发了人民对于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喜爱。
整体来看,中国电视艺术对于作品人民性的表达,助力形塑可敬、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高质量电视艺术作品的不断增长,满足了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激发着人民对作品内容质量的更高标准要求和对优质作品的期待视野,更驱动和提振中国电视文艺工作者不断革新自身以更好地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作品。
讲话提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㉓十年来,技术的迭代和媒介的融合,直接影响了不同艺术形态和媒介样态的互动与交融,而“融合”作为时代发展和传媒与艺术发展的关键词,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普遍趋势,且融合速度的不断加快,融合方式愈趋多样和复杂,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电视艺术十年来的创作与传播及其生态格局的变化。在融合时代环境下,传统电视艺术的各种形态和品类不再能“独善其身”和“各自为政”,尽管在观念和生产方式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但在传播介质、媒介系统以及内容与形式构成等方面已经打破了彼此分隔的局面,呈现出高度融合的互文性与互动性特征,尤其是互联网对电视内容播出渠道的影响和分化,加剧了这种趋势的生成。此外,十年来各种网络视听新形态的快速发展,以及受众对视听艺术观看和接受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传统电视艺术不断调整自身,打通不同媒介与艺术形态构成要素,增强了技术与艺术、媒介与平台、现实与人之间的强关联性和互动性,并在融合发展中保持自身的原创力与竞争力。
从本体维度来看,十年来电视艺术表现出显著的技术融合、艺术融合与类型融合的特征。在技术上,先进科技手段成为驱动电视内容制作生产、提升作品品质的新质生产力。以4K/8K超高清视频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以及扩展现实(XR)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提升了电视艺术的视听感染力和表现力。许多文化类节目和纪录片都成为科技创新驱动“技”与“艺”相融的典范。在艺术上,不同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的交融互渗也成为常态。一是电视剧、电视节目类型的杂糅特征明显,许多故事以内容结构上多元复合的表达呈现出多类型、反类型甚至是类型模糊的状态,难以从常规艺术分类的角度进行界分。二是传统电视艺术在与其他艺术形态的互动中也影响着自身的形态变化,如部分电视剧开始以电影化的风格和规格进行制作,并出现了像《繁花》这样将电视剧叙事美学与电影艺术美感相融合的佳作。三是许多电视内容生产也出现了显著的“网感”转向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接受方式,像《“字”从遇见你》《来龙去脉》等纪录片都通过趣味化和青春化的生动表达创新了审美与叙事形态。另外,电视艺术近年来在叙事层面也更为注重大与小的融合,即通过小故事、小人物和小细节来展现大事件、大历史和大时代;将宏大且抽象的历史叙事、家国叙事,拆解为一个个微观且具象的生活世界中的人民叙事,在不同的艺术样式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从时间维度来看,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传统电视文艺样态与现代审美表达方式贯通了新与旧、古与今之间的时间区隔而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了新形态与新美学。其中传统艺术与新兴传媒艺术的融合作用于电视艺术内容生产的观念与方法层面,产生了众多雅俗共赏的作品,一些文艺节目充分发挥了百姓舞台功能、服务人民需求,传统文化也在现代观念和现代生产方式的重新诠释下焕发了新生机。在形式层面,电视艺术也表现出了长与短的融合,既兼顾长视频影像的艺术创作方法和内容表达方式,又融合微短形态在形式与风格上的灵活性,并衍生出了如微短剧、微纪录片、微综艺等全新的品类变种,这些新形态都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
从空间维度来看,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动向展现出中国与世界、虚拟与现实、平台与平台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融合趋势。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既立足本土化建构自身主体性,返归中国文化原点,又包容、吸纳和交流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前沿的电视制作经验,并在许多作品中融入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及和平与发展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致力于消弭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空间隔膜。在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层面,一方面着力通过技术与艺术手段增强观众欣赏作品时的具身感和沉浸感,拉近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又以文促旅,通过将艺术照进现实,让文旅融合的双向奔赴成为影视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在影视艺术对现实的艺术“加工”下,现实也增加了更为迷人的魅力。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对话层面,电视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平台也随着新媒介和新平台的不断出现和增长持续拓展,制作主体和传播主体愈趋多元化,平台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也促进了电视内容品质的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融合创新趋势下,形成了传统传媒艺术与新兴传媒艺术两种形态彼此交融、相互提升的全新艺术景观与发展状态。㉔
习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㉕中国电视艺术之所以在十年间取得较大的发展成就、亮点和突破,根本原因在于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正确认识到文艺创作之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定位并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创作者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自觉提升,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对精品化创作的追求,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觉醒年代》《航拍中国》《国家宝藏》等作品之所以获得观众的高度认可,就在于创作者受到了崇高理想和价值追寻的驱动。因此,电视艺术工作者应以崇高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心怀天下、不负人民的视野与担当,自觉担负起为时代塑像、为人民抒情、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自觉响应党和国家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通过电视艺术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示好中国风貌;对内增加人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外加深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说服力、感召力与影响力。
“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㉖情感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和人类主体性的体现,是文艺创作中必须深刻把握的部分。尤其是当人类历史进入AI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文艺创作也面临着主体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巨大冲击和现实挑战。但文艺创作者在作品中投注的真挚情感表达却具有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特质和优势。在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马文·明斯基看来,尽管探索人类的情感生发这一具有奥秘性的心灵活动、构建有情感会思考的情感机器是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终极目标。但情感在本质上不能用机械的方式来解释,我们当前也无法真正让机器拥有人类具有的任何情感。㉗真情实感向来是感染人和鼓舞人的重要力量,这也是缘何“情动”成为近年来文艺理论与创作研究的热点。十年来的电视艺术发展产生了众多深入人心的“现象级”力作,《山海情》用动人的笔触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人民奋斗史诗,《县委大院》《江山如此多娇》从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和脱贫致富的实践出发,真切表达了干部为人民谋发展和谋幸福的题旨,纪录片《人间世》则以朴素的情怀真实展现了医患关系与人间世态。这些经验都启示电视文艺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做人民的艺术家,以炽热的创作热情天博、激情和深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同时,要与人民同心同德、同路前行,用真心诚意为人民创作。只有扎根人民生活,做好生活之功、学习之功、修养之功,将情与理结合,才有可能写出令人感动、令人信服的故事,才有可能创造出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形象。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㉘也是文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不断开拓创新天博、佳作不断,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创作者一方面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标和任务,在尊重和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与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求新求变,使得优质作品的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通过生产和提供多样化的电视艺术作品扩大了电视内容市场供给的丰富程度。衡量文艺发展的水平,除了以数量为尺度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创新性优质作品所占的比重,以及作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及其影响。十年来,各种“现象级”作品为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经验,比如《狂飙》以一种“反类型”的模式,拍出了复杂社会中的人性多变,传神地塑造了具有高话题度的角色形象,形成近乎全民性的观看热潮。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不仅利用多种技术让诗与画“动”起来和“活”起来,而且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色,在节目编排和舞台设计中彰显了“气韵生动”的文化意蕴与审美时尚。这些创新性的表达既要求电视艺术工作者锤炼自身的艺术功力,用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创作的内驱力,又要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上下真功夫与苦功夫,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与毅力,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锤炼与打磨作品。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应对融合创新和时代发展大势,创作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作品,为中国电视艺术的繁荣前景积蓄力量。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㉙这是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与目标定位。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烈的需求相比,内容市场在总体上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新性优质作品的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的状况,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亟须改善的现实问题。如何通过电视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开辟更多创造创新的空间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与行业发展需要,如何让电视艺术创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在新时代应该承担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㉚因此,持续以习文化思想和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中国电视艺术精品化路线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是迈向新十年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㉛在新征程上,中国电视艺术的未来必将从过去的历程与成就、亮点与特点中获得经验和启示,勇担文化使命,以更多精品创作筑起中国文艺高峰林立的繁荣景观。
(作者胡智锋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祝明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